会“感情用事”,才是好的管理者
许多企业管理的书籍都会十分强调一条金科玉律,“感情用事是做好领导者的大忌”,就是说要成为一个好领导,在面对工作和下属的时候,不能情绪化,保持理性,以事论事。
然而,如果一个公司,一个团队,大家都是百分百强调所谓的理性化,在感情上无法进行交互,就像一个程序预先设定好的流水线一样,这个团队可能短时间内会取得模板化的成功,而长期则会逐渐失去活力和凝聚力。
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庭槐》一诗中写到:"人生有情感,遇物牵所思。"
喜怒哀乐,爱恨嗔痴, 人生来便是富有情感的高级动物,情感是人对于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,又反过来影响着一个人的外界活动.
在团队中,领导和下属都不是机器人,如果上层领导一味的强调“理性”,只强调企业自身的利益,而忽视了员工本身个人利益,那么对员工的管理将会变得形式化,留不住好的人才,企业也失去了基本的竞争力。
一个好的管理者,特别是面对基层员工的的中层领导,更是应该要把“情感”因素作为管理团队的一种技巧,把自身从高高在上的位置,转换成为以人为本的心态,了解自己每个下属的性格特点,而不是“一视同仁”,才能带领自己的团队做出成绩,做得更远。
·了解下属的性格
令很多管理者头疼的问题是,手下带的人能力和性格总是千差万别,能力高的同事干活又不积极,上层下达的经营计划不能被好好执行,主管和下属之间互相看不顺眼,怨声载道。而这些问题,大多是因为管理者没能很好的了解自己每个下属的特点,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。
在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时候,比起自身撸起袖子加油干,管理者更该做的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,为下属创造合适的条件。《组织行为管理》一书中提出,管理者是需要根据下属的能力和意愿去调整用人策略。
比如说,在面对能力高积极性强的下属时,管理者应该尊重他的自我执行能力,不应该过多干涉员工的工作,让下属觉得不被信任。面对能力高但是不积极的下属时,管理者应该给他制定明确的目标,一起和员工去探讨工作,做出决定。而面对能力不强自律能力不强的下属时,应该给他对于具体的工作做出详细的指示,并且密切的关注工作流程。
·不要害怕在下属面前“发脾气”
很多新晋的管理者,害怕发脾气会显示自己不理性,也害怕失去下属的人心,在下属犯错的时候,虽然自己强忍在一腔怒火,还是好言相劝,给下属收拾残局。但是这往往会导致自己的话更不能让下属信服,做错的下属觉得并不要紧,继续敷衍了事, 而认认真真的下属也觉得这样不公平,内心委屈。
其实如果恰当“发脾气”,给下属表达愤怒的情感,这也会是一种绝佳管理的技巧。
如果是一直小心认真的同事,犯了马虎大意的低级错误,无须大发雷霆,和下属进行交流,指出问题和引导下属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就可以。但是对于消极敷衍或者违反了公司利益同事,管理者表达出自己愤怒的真实情绪,其实是对下属的缺点的有效指出,有利于下属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才不会对错误视若无睹,后面继续重蹈覆辙。
当然,“发火”要做到基于事实,不能基于个人情绪好恶,不能侮辱人格,也要注意场合和态度。要从公司团队出发,以事论事,才能得到下属的信服。
·换位思考
管理者和下属之间由于工作内容的不一样,所以很多下属工作中遇到的障碍,管理者是不能身同感受的。而作为管理者善于观察和交流,帮助下属搬开障碍,从而更好更快地完成业绩目标, 也能获取下属的信任。
当员工在工作中陷入困境中的时候,管理者不应该事不关己,推卸责任,而是要主动地伸出援手,为员工进行解忧,做下属坚强的后盾,下属才会没有顾虑地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回报。比如说下属在得到指令后感觉迷茫,管理者应该想是不是自己的指令是不是不够清晰,一切都要靠下属自己毫无头绪地去摸索。
当得知一个勤奋积极的员工打算在公司锻炼几年后要出去创业,此时管理者不应该想着反正这个人迟早要离开,就不理不睬了,这样反而会导致这个员工眼下就对公司丧失了信心,进而很快离开公司。换位思考,对下属提出积极的建议,给他恰当的引导,告诉员工做好眼下的工作可以帮未来的事业增加什么见识,会让员工在当下的工作继续保持着高水平的能力和积极性。
·树立积极地气质
人和人之间交往,是情绪之间的交换,而一个领导者往往就是下属情绪的风向标。
如果一个管理者整日垂头丧气,那么下属的积极性就会深深地收到影响。“领导也这么沮丧,我们的公司是不是没有什么前景?”,“找领导有什么用呢,他也不像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人”
相反,如果管理者面对工作激情十足,精力充沛,这种积极的正能量也会传播给自己的下属。管理者以身作则地享受工作,才能让下属觉得在工作中也能找到快乐,实现自己的价值,才能使得工作动力得到提升。
华为的狼性文化一直让很多人都津津乐道,然而华为在一味追求业绩的企业管理手段中走了许多弯路,才发现人文关怀也是企业管理重要范畴。
管理者只有在理性和情感之间取得平衡,不一味地强调形式化的流程业绩,尊重每个下属之间的个性情感,才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,他的努力才回得到回报,他的团队能会凝聚起来走得更远。